新闻中心

【记者见面会】聊城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产业:一链兴全局 提质升级正当时

Writer: admin Time:2025-08-19 Browse:88

  8月15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二场,聊城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专场。邀请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魏洪柱,聊城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于得华,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连华,山东贞元汽车车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飞,山东鲁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芦武海,围绕聊城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与记者见面交流。

  下面我来介绍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增长迅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8.4亿元,增速7.1%;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88亿元,同比增长18.9%,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态势。

  二是产业链条完整且有特色。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激光装备、电线电缆等细分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在时风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三是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装备制造产业链现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瞪羚企业29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专精特新企业104家。鑫亚格林鲍尔、鑫大地、昊泉机械等企业入选2024年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品牌推动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四是外贸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出口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时风集团外贸累计增长97%,三轮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60%,柴油机出口量增长近1.5倍,东欧、北非市场拖拉机销量增长20%;双力现代农业装备增加外贸业务,产品已出口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国家,上半年出口3000多万元,外贸业务实现较大突破;肯石重工上半年出口7338.8万元,同比增长5%。

  五是项目建设成果丰硕。重大项目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不断拓展产业边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鑫大地聚焦智能精工专用弹簧项目,加速本地精密机械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冠县肯石重工机械瞄准环保与智能化需求,启动“年产1500台绿色智能化电动挖掘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踏上绿色转型新路径。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于得华。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强市”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牵头部门作用,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质升级。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完成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居12条产业链首位。

  在产业链企业规模上,拥有规上企业71家,培育了“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瞪羚企业12家。拥有中通客车、中通新能源和时风集团3家整车制造龙头企业,以及友升铝业、博源精密、通盛汽车、端子电器等车身铝合金材料、电池部件、空调、线束生产企业。

  在产业链创新水平上,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实施省级技术攻关项目10项,57家企业获得省级研发补助300余万元。实施“一链一院”行动,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中通客车与山东交通学院共建“聊城市低碳智能车辆技术及应用现代产业学院”。

  在产业链生产能力上,具有生产客车3万辆、专用车2万辆、农用汽车130万辆、轻卡8万辆的能力,拥有年产500万台套单缸泵、1000万支喷油器、310万台汽车散热器、350万只汽车轮毂、55万台冷凝器等的生产能力,形成了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助力聊城成为全国重要的客车、专用车和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基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连华。大家对于时风集团非常熟悉,“时风时风,路路畅通”也早已成为我市靓丽的名片。

  时风集团成立于1993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目前形成了以“三轮汽车、商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为主业,“锦纶工业布、汽车零部件、海上光伏支架、轮胎”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时风集团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农业农村部农机动力与收获机械重点实验室。时风集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节能先进集体”“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山东省质量标杆”等荣誉称号。时风小型轮式拖拉机入选“好品山东”品牌产品,被省工信厅确定为“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时风集团以“小型单缸柴油内燃机”获批“第七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时风集团被列入“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时风聚酰胺长丝”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山东贞元汽车车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飞。我们公司是一家集车轮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省、市级研发平台4个,公司先后荣获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质量标杆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省创新100强企业。公司生产的轻量化“旋风”车轮广泛用于牵引车、载货车、工程车、快递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领域,并同中国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北汽福田、徐工集团等国内20家主机厂家达成战略合作。

  山东鲁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公司坐落在临清经济开发区,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磁力吸盘行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磁力吸盘产品授权专利61项。2016年,在齐鲁股交挂牌上市。曾获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山东省儒商单位、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承担省级项目2项,建有聊城市智能电磁铁起重吊具重点实验室,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司主营智能磁电装备系列产品,主要包括机加类吸盘和起重类吸盘,其中机加类吸盘有电磁吸盘、永磁吸盘、电永磁吸盘、退磁器等产品;起重类吸盘有起重电磁铁吊具、起重电永磁吊具、除铁器、永磁起重器等产品,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做专用磁力吸盘产品;销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到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约10%。

  时风集团作为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双链主企业,是如何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

  按照市产业链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安排,时风集团被列为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始终致力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聚焦主业,适度多元,打造绿色高端高质量发展平台。时风集团深耕三轮汽车、商用汽车、大中小型拖拉机、发动机等核心产业,推动产品升级、市场拓展。三轮汽车、拖拉机及单缸发动机完成国Ⅳ升级,商用汽车实现国Ⅵ升级。在国内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今年以来时风三轮汽车产品、单缸柴油机产品在非洲市场持续旺销,销量同比增长103%。时风商用汽车进入越南、哈萨克斯坦市场批量销售,受到国外用户欢迎,销量同比增长30%。

  时风化纤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增长点,构建起从己内酰胺结片到尼龙6、尼龙66切片、工业丝、工业布的完整产业链。集团引进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际高端装备,形成年产20万吨化纤产能,产品远销亚非多国,赢得国际赞誉。

  时风集团发挥高端制造优势,进入高端汽车零部件、海上光伏等高价值产业链供应商体系。时风高端汽车零部件与中国重汽、山东蓬翔、东风德纳、山东中力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时风光伏绿电优势,助力汽车行业绿色发展,也成为时风集团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1-7月同比增长35%。时风集团成为中核田湾200万KW滩涂光伏示范项目的核心供应商,参与国家重点绿色能源项目建设,该项目的成功运行使时风集团配料、冲压、焊装、涂装等车间实现了满负荷运转,高效益产出。

  二是适应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源网荷储云”一体化模式。时风集团规划建设120MW光伏发电、200MWh储能电站及24MW生物质发电虚拟电厂,构建“源网荷储云”一体化模式。项目将光伏、储能与生物质发电统筹整合,既响应了“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的要求,又通过虚拟电厂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企业。

  三是扎实开展全市“十链百企”融链固链工作。时风集团积极参加“聊城·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聊城市第一届新能源汽车配件展”,时风制动鼓、差速器壳等汽车零部件参展。时风集团与我市冠州集团、金鼎机械、鲁西化工、力得集团、山东中力等270余家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合作,拉动了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全省产业链供应链融链强链固链工作中。与中国重汽、山东蓬翔、潍柴动力、临工重机、山钢集团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成为全省汽车、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重要环节。

  下一步,时风集团将进一步发挥高端智慧制造平台作用和产业集群优势,与全市产业链企业在技术研发、制造融合、市场开拓方面深入合作,全力以赴为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了解到,贞元公司成功攻克了轻量化车轮研发领域的技术瓶颈。请介绍一下贞元公司的轻量化车轮研发历程、优势及企业下一步新产品研发方向,谢谢。

  公司在2016年初进入轻量化车轮的研发领域,为攻克技术瓶颈,公司成立专业研发团队,通过成千上万次的仿真分析,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平衡;为解决材料问题,公司联合韩国浦项钢铁集团研发出高强度微合金钢;为提高生产效率,公司联合德国莱菲尔德等设备厂家进行了全厂的设备升级改造。2017年,第一代“旋风”车轮(33公斤)经过多轮次测试问世,重量较传统车轮降低28%,迅速抢占市场。此后,公司以“一年一升级”的节奏,相继推出30公斤的“旋风2.0”、28公斤的“旋风3.0”、25公斤“旋风4.0”等系列产品。

  天富平台登录地址

  技术研发无止境,为了将轻量化钢制车轮研发做到极致,2024年公司又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共同研发25kg、23kg轻量化车轮,该两款系列产品彻底改变原有轻量化钢制车轮传统的生产工艺,不但将车轮本身的重量大大减轻,而且产品还拥有完全超越铝合金车轮的性能,极大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5kg、23kg系列产品也必将成为国际轻量化钢制车轮领域的领军产品。车轮行业常说“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意思是簧下如果减轻一公斤,相当于簧上减轻了十公斤。一辆车22个轮,如果客户使用我们这款25公斤的产品,每辆车可以减重470余公斤,多出的重量可以多载货或提速跑,这样一来,不仅能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每年还可以为卡车司机增加3万-5万元的收入。

  随着轻量化系列车轮研发,公司又联合德国、美国专家团队,历时三年半时间,成功研发了一体化高承载无内胎车轮,是钢制车轮行业革命性、颠覆性的产品,实现了型钢车轮的完美替代,极大提高了车轮的安全性、稳定性,广泛用于工程运输、矿山运输等领域。

  刚才介绍中提到,山东鲁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磁力吸盘行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企业之一。请介绍一下,鲁磁科技产品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实践案例,谢谢。

  下面我就公司产品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案例做一下介绍,公司产品向自动化领域发展主要是针对机器人机械臂自动化领域用的机械抓手用电永磁吸盘产品,此类产品经过我公司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攻克关键技术,已替代国外进口,并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形成量产化并和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厂家做配套产品。

  另一款产品是和山东大学张教授研发团队合作研发的鲁磁牌智能电磁铁起重吊具产品,该项产品成功申报2022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并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此类产品的研制成功解决了4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促进了国内港口、码头、物流园等吊装行业的升级改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该项目产品替代进口电磁吊具,批量进入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请问在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方面,市市场监管局下一步将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一是聚焦产业细分领域,为发展提供支撑。我市装备制造产业链涉及工业类型多、产业聚集性不高、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如何精准服务产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装备制造产业链实施“10+7”举措推动细分领域高质量发展,“10”主要是推动形成一县一细分领域、一领域一推进方案、一领域一产业图谱等,“7”主要是推动落实人才要素保障、政策支持保障、金融保障、土地保障、审批保障及法治环境保障。通过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高唐县等县市区分别确定了工程机械、电机装备、电线电缆、花岗岩精密制造等细分领域,为下一步产业精准发展谋定了方向。

  二是发挥市场监管服务职能,助力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服务型监管,通过发布合规指导、政策集成、服务发展和轻微免罚“四张清单”,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的感知度。2025年,采取“1+N”的模式:即制定1个主清单,明确针对各个产业的13条共性服务措施;立足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分别制定N张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措施清单。针对不同产业链制定差异化措施,全面服务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强化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共进、联动提升,整体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坚持立足不同产业链发展阶段特征,探索不同的提升路径,一链一策制定差异化服务措施,精准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坚持项目化,推动“电线电缆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项目落地,以项目化工作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是健全服务机制,全力服务产业发展。坚持“链长制”就是“服务制”的理念,通过“一链一院”“一链一行”“双月协商”等服务机制,集中要素保障资源,根据企业差异化需求,精准开展对接服务。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做好新落地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

  刚才,时风集团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企业在分享中都展现出对产业发展极高的热情和对未来极强的信心,市科技局作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牵头部门,下一步咱们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聊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领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科技局作为产业链牵头部门,将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招引聚链,夯实产业后劲。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制定完善聊城重点企业图谱、产业链图谱,组织开展供应链对接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汽车产业展会,对接行业头部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围绕龙头企业配套,重点开展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领域点对点精准招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二是坚持科技强链,激发产业活力。支持产业链企业强投入、建平台、引人才、促研发,推动更多产业链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切实提升产业创新实力。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技术堵点和前沿领域,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三是坚持龙头引链,壮大产业筋骨。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整合产业链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比如,支持中通客车抢占产业发展前沿,打造国际知名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支持时风集团用好轻卡生产资质这一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轻卡产业。强化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开展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四是坚持服务稳链,优化产业环境。开展巡链诊链活动,邀请汽车产业领域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金融专家,深入企业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创新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成果转化贷款等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狠抓上级支持产业发展的惠企政策落实,切实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举措,加快推动聊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原标题:《【记者见面会】聊城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产业:一链兴全局 提质升级正当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